韩信之死,刘邦显然是不知情的。
首先,刘邦没有动机杀韩信,如果刘邦真想杀韩信,在云梦泽就杀了,何必还要把韩信贬为淮阴侯,让他活着在京城造反吗?
此时的韩信没有一兵一卒,就是没有牙齿的老虎,根本威胁不到刘邦,刘邦有能力也有权力制衡韩信,但吕后就不一样了,吕后没有信心也没能手段能制衡这些开国功臣。
吕后在刘邦去世后,密不发丧,准备诛杀天下所有功臣,这是一件冒险而且疯狂的事。
《史记 高祖本纪》:四月甲辰,高祖崩长乐宫。四日不发丧。吕后与审食其谋曰:“诸将与帝为编户民,今北面为臣,此常怏怏,今乃事少主,非尽族是,天下不安。”人或闻之,语郦将军。郦将军往见审食其,曰:“吾闻帝已崩,四日不发丧,欲诛诸将。诚如此,天下危矣。陈平、灌婴将十万守荥阳,樊哙、周勃将二十万定燕、代,此闻帝崩,诸将皆诛,必连兵还乡以攻关中。大臣内叛,诸侯外反,亡可翘足而待也。”审食其入言之,乃以丁未发丧,大赦天下。
吕后
刘邦去世后,吕后和审食其商量说:
将领们和皇帝都是平民出身,现在他们北面称臣,常常心里不满,如今要侍奉年轻的皇帝,恐怕会更不高兴,不把他们全部灭族,天下不会安定。
吕后说这个话是为她的儿子皇位稳定而考虑的,认为这些功臣是自己儿子的威胁,想诛尽功臣,这说明吕后没有手段去制衡这些功臣,只能靠杀而来解决问题。
有人把这话告诉了郦将军,郦将军跟审食其说:
我听说皇帝已经驾崩,四天不发丧,想诛杀将领们。如果真是这样,天下就危险了。陈平、灌婴率领10万士兵驻守荥阳,樊哙、周勃率领20万士兵平定燕、代,他们要是听到皇帝驾崩,将领们都被杀了,一定会联合进军攻打关中。大臣在内部叛乱,诸侯在外面造反,天下灭亡就指日可待了。
韩信
审食其把这话告诉了吕后,吕后就不敢杀功臣了,于是大赦天下。
吕后不敢杀所有的功臣,不代表她不敢杀个别的功臣,吕后的这一想法不是一天形成的,刘邦在临死前甚至想更换太子,让吕后更加不有安全感。
从吕后的一生来看,她是能干出极端疯狂的事来,韩信、彭越皆因为吕后而死,这并不是刘邦授意的,而是吕后为自己考虑的。
吕后和刘邦并不是完全站在同一条战线上,双方有继承人之争、皇权与外戚冲突、太后与皇子冲突等诸多矛盾存在。
其次,刘邦没有作案时间,刘邦在外地平定陈豨的叛乱,在出发前,刘邦准备让韩信跟他一起出征,但韩信不去。
刘邦
刘邦一生虽然杀了很多功臣,但无一例外是功臣先发兵反叛,刘邦后率军平定的。
诸侯王中第一个反叛的是燕王臧荼,然后刘邦率军平叛。
《史记 高祖本纪》:十月,燕王臧荼反,攻下代地。高祖自将击之,得燕王臧荼。
燕国国相温疥告发臧荼谋反,然后臧荼就反了,刘邦能不平叛吗?
韩王信是被刘邦迁封到边境地区,以对付匈奴,结果韩王信打不过匈奴,暗中与匈奴议和,刘邦怀疑韩王信,派人责备他,然后韩王信就反了,刘邦同样只能率军平叛。淮南王英布也是反叛在先,刘邦平定在后。
凡是主动起兵叛乱的诸侯王,最后都被诛杀,比如臧荼、英布,没有谋反的诸侯王,就活了下来,比如吴芮,只有彭越和韩信被吕后害死。
刘邦手下的列侯全部善终
除了诸侯王之外,西汉一百多个列侯,无一例外地活了下来,刘邦不是嗜杀的人,也不是喜欢杀功臣的人,诸侯都造反了,能不杀吗?
司马迁在史书中刘邦的评价是:
仁而爱人,喜施,意豁如也。常有大度,不事家人生产作业。
他待人宽厚仁慈,喜欢施舍,心胸开阔,常常有着远大的志向,不从事普通百姓的生产劳作。
雍齿是刘邦最恨的人,但刘邦也没有杀他。
刘邦骑在周昌的脖子上,问他是怎么样的皇帝,周昌说:陛下是夏桀、商纣一样的君主。
刘邦听了哈哈大笑,毫不在乎,要是有人敢这样对汉武帝或者秦始皇说,你猜这个人还能活吗?这是刘邦的豁达大度,这样一个人怎么可能乱杀无辜。
最后,史书记载得非常清楚,韩信是准备谋反而被杀的。
《史记 淮阴侯列传》:汉十年,陈豨果反。上自将而往,信病不从。阴使人至豨所,曰:“弟举兵,吾从此助公。”信乃谋与家臣夜诈诏赦诸官徒奴,欲发以袭吕后、太子。部署已定,待豨报。其舍人得罪於信,信囚,欲杀之。舍人弟上变,告信欲反状於吕后。吕后欲召,恐其党不就,乃与萧相国谋,诈令人从上所来,言豨已得死,列侯群臣皆贺。相国绐信曰:“虽疾,彊入贺。”信入,吕后使武士缚信,斩之长乐锺室。
陈豨与韩信早有勾结,陈豨谋反,韩信装病,刘邦平叛,这就是计划好的事,韩信的思路就是陈豨在外叛乱,韩信在内举兵,里应外合,消灭刘邦与吕后。
萧何诱骗韩信
韩信就和家臣商量,夜里假传诏书赦免各官府服役的罪犯和奴隶,打算发动他们去袭击吕后和太子。部署完毕,等待着陈豨的消息。
韩信的一位家臣得罪了韩信,韩信把他囚禁起来,打算杀掉他。他的弟弟上书告变,向吕后告发了韩信准备反叛的情况。
吕后打算把韩信召来,又怕他不肯就范,就和萧相国谋划,令人假说从皇上那儿来,说陈豨已被俘获处死,列侯群臣都来祝贺。
萧相国欺骗韩信说:即使有病,也要强打精神进宫祝贺吧。韩信进宫,吕后命令武士把韩信捆起来,在长乐宫的钟室杀掉了,诛杀了韩信三族。
吕后杀韩信是立即执行,没有经过有司审判,直接就地斩杀,根本没有与刘邦商议,这说明事情非常紧急,这是吕后的借口。
吕后杀彭越的时候,没有借口,只能骗彭越,然后不断在刘邦面前说坏话,最终才杀死彭越,刘邦都放过彭越,但吕后不肯。
彭越之死,总不能说是刘邦授意的吧?这就是吕后的主意,韩信也是一样,吕后借口韩信谋反,直接当场诛杀,这个理由合适,刘邦也没有办法。
吕后杀韩信是为她儿子的皇位考虑的,萧何杀韩信是为了大汉江山考虑的,同时也是为了自己洗清猜忌,至于刘邦,他对韩信则是一种复杂的感情。
刘邦听说韩信被杀之后,表情是:且喜且怜之。
刘邦与吕后
既高兴又怜悯他,高兴的是韩信这个威胁不存在,怜悯的是大汉又少了一个人才,对于刘邦来说,他有能力驾驱人才,采取的措施是让人才为自己所用,吕后则不同,她没有驾驱人才的手段与能力,只能采取杀的办法。
有人认为韩信被杀,是不愿意支持吕后,这完全是没有根据的猜测,吕后与刘邦虽然有矛盾,但在对待来自大臣的威胁时,则是同一战线,只是手段不同。
吕后与刘邦虽然存在继承人之争,但双方关系并没有完全破裂,毕竟吕后的儿子也是刘邦的儿子,但刘邦的儿子不一定是吕后的儿子,吕后集团阻止了刘邦更换继承人。
张良在继承人之争中,也是支持吕后的,但你不能说张良是吕后一伙的,张良是持中立的态度,萧何明面上是站在吕后一边的,实际上是支持刘邦,功臣集团中也就是樊哙和吕后哥哥及后人是吕后一伙的, 毕竟都是外戚。
至于韩信被杀,与继承人没有关系,单纯就是吕后忌惮韩信,韩信当时很年轻,会威胁到自己儿子的皇位,所以才会自做主张杀了韩信。
美林配资-美林配资官网-证监会允许的配资公司-配资讨论网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